第104章 影评人_被迫出道[娱乐圈]
新笔趣阁 > 被迫出道[娱乐圈] > 第104章 影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影评人

  缪曜文是一个独立影评人,在国内电影圈小有名气,瞅准了网络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机会,在影评圈扩大了不少影响力。

  他的公众号“猫头鹰看电影”如今已经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做,而是由以他为核心组建的团队在做。

  微博粉丝有三百多万,在对普通电影受众有颇深的影响力。

  拥有这种影响力的一大重要好处就在于,如今有但凡有新电影准备上映,他一般都会收到来自片方的首映典礼门票还能获得提前观看电影成片的待遇,也就是参加电影点映会。

  至于在国内已经被视为通用潜规则的片方红包,缪曜文不能说他没收过。

  他也不能保证自己在影评上做到了绝对的公平公正,保持着不可置疑的独立性。

  要知道,国内片方的套路是很多的,不止是送钱,送价值不错的实惠礼物,比如说电影周边什么的,还会有很多隐形福利。

  缪曜文不是那种电影院校毕业,有专业出身的影评人,相反,他大学只是个普通二本,学得是跟电影风马牛不相及的通信工程。

  只是在网络论坛为主的年代里,他是个热爱泡电影论坛的普通电影迷,看电影是消遣。

  电影看的多了,就会有倾诉欲,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看别人写的影评,他自己也有些手痒。

  缪曜文最开始在网络上写个人影评纯是兴趣爱好使然,没有想过要靠写影评吃饭。

  他的影评虽然没有潜伏在电影论坛的专业人士们的学术底子和分析上的深刻性,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加上颇为不错的文笔,读起来通俗流畅,明白易懂。

  这样风格的影评在小众论坛上没得到什么好待遇,可是进入博客时代后,就受到了普通网友的热烈追捧。

  缪曜文那时候正好大学毕业,工作没着落,还有些文艺青年的清高,恰逢其会,给杂志写稿子也有些银钱落袋,索性心一横,决定靠笔杆子吃饭。

  这些年下来,清高去了不少,人也成了油腻中年,读了个电影学院的硕士学位,结了婚,买了房,啤酒肚也出来了。

  虽然良心受到过谴责,可面对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压力,名为润笔费,车马费的红包自然也收过不少,渐渐地也就习惯了,反正他的同行里,只有极少数才能维持真正的清白之身,他缪曜文就是个一般人,还是得向生活投降。

  收了钱得办事,而且大家都是体面人,体面人都要脸。

  就算依照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一部电影心里再嫌弃,可考虑到电影的资方出品房发行方制片人导演主演……

  一部电影会涉及到无数利息相关的业内人士,说不好什么时候就要跟人家打交道,还是不能太得罪人,文章这东西就是泼出去的水,要知道覆水难收啊,万一骂的太狠,哪天有求于人被人家拿写过的东西出来,这也太……

  所以,下笔写东西的时候自然不能只看电影本身,心里也有了不少顾忌和计较。

  要学会摆弄文字的“艺术”,搞搞文过饰非。

  比如把很差说成差强人意、把一般说成不错、把不错说成优秀、至于真的优秀之作,那还有什么可说的,为了体现区别,必须可劲儿吹,什么“炸裂”、“神作”之类的词全用上。

  不过缪曜文还不算真的彻底向资本投降,他也知道做影评人得有点干货,保持一个相对还成的公信力和中立态度,影评人之间,更多的时候不是比谁更优秀,而是谁还相对靠谱,不那么烂,他做到了在同行比较里胜出。

  这些年文章写下来,技巧娴熟,文笔优美流畅,出产了不少10w+文章。

  今天参加的活动,是农历新年前最后一场首映礼点映会。

  是迟念的电影处女作《刀尖上的舞蹈》。

  大家提起来,也都是把电影和迟念联系起来,因为电影导演实在是没什么名气。

  缪曜文还是专门查了才知道,这位给荀懋生做过副导演。

  首映礼上荀懋生也很给面子,认导演是自己徒弟,给拉了很多朋友来给这个叫屠子肃的青年导演做脸。

  电影圈的人脉关系看起来是到位了,可导演这一行,行不行还是得看手上的活儿,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放到电影行当里是保真的。

  之前发布的电影预告片,缪曜文也看了,质量很好。

  缪曜文觉得一般观众看了这预告片多少都会有些想买票看电影的念头。

  可这年头,大家不一定拍得好作品,但是大多数人搞得定预告片,片花在很多时候约等于“骗”花,预告片更是集电影所有精彩之大成,也许整部电影也就那几分钟好看吧。

  所以预告片是信不得的,还是得看正片才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点映包场的影院档次不错,缪曜文坐在软包过的观众椅上,看着绿背景金字的龙标在屏幕上浮现。

  电影即将开始,行与不行,看过了,方可见分晓。

  屏幕上正在放电影资方和出品方的公司logo动画。

  这让缪曜文还能有空胡思乱想,提前构思今天观影回去后要写的短评和长篇影评。

  如果拍得不好,那就尽量写写迟念的颜值,演技也能夸夸,反正她拿视后了

  ,这让他的文章读者都会下意识地觉得她是个演技派,这么写,读者不会有太大意见。

  想完这些,电影正式开场,缪曜文也坐得更端正了些。

  随着电影里男声旁白出现的,是模糊的画面,看起来像是在很久以前的媒体资料上截下来的照片和文字。

  旁白在介绍国内的单人滑历史,用时不长,语言简练,但是足够让缪曜文了解到中国在花滑单人滑项目上的不乐观情况。

  然后电影画面逐渐清晰起来,缪曜文更加集中注意力,知道这意味着故事要正是开始了。

  镜头有种陈旧的质感,画面色调呈现淡淡的黄色,暗示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过去。

  一间充满九十年代气息的房间出现在

  缪曜文的眼前,大脑壳黑色电视机满屏雪花,发出嗞嗞声响,显然是接触不良,水泥地面上和茶几上东倒西歪放着不少已经被喝空了的酒瓶,有个男人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还不时说着听不清的梦中呓语。

  镜头变焦,拉近,最终停留在了放在茶几上的一份报纸上。

  报纸用整幅版面在报道一则新闻。

  大字号粗体黑字能让缪曜文把标题看的清清楚楚。

  《中国女单新希望,世青赛冠军江远音》

  而后随着镜头下移,缪曜文的视线开始能够看到文章,镜头在一些部分拉得更近,因为影院屏幕足够大,所以能让缪曜文看清楚文章上的字。

  但是因为镜头移动速度很快,他只能靠残留在视网膜上的视觉记忆,来回想自己刚才看到的东西。

  能记住的那些字大概是“花滑天才”、“年轻一代”、“15岁”、“天赋”、“表演型选手”……

  因为是专业报道,出现了不少关于花滑的专业术语。

  缪曜文作为对花滑完全没有了解的人,下意识地就忽略了这些词汇,因为他看不懂这些词究竟代表了什么。

  这并非是他作为影评人不称职,观看一部体育题材电影时不提前做功课,他其实是故意这样做的。

  花滑在国内是个小众项目,绝大多数国人也许只听说过花样滑冰这四个字而已,知道有这样一门运动,至于更深入的了解,出于好奇心和花滑这门项目的观赏性,也许在体育频道看过一次花滑表演,但是绝不会再了解更多。

  《刀尖上的舞蹈》必须做到让这样的观众也能看懂电影,才能有使电影取得成功的基础。

  作为提前观影的影评人,他要用他的实际感受,告诉他的读者,这部电影对完全不了解花滑的人来说是否足够友好。

  对需要向观众讲述专业背景知识的题材作品来讲,一般来说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淡化专业色彩,专注于炫技,观众不需要明白这些东西,看个热闹就够了。

  二是润物细无声,像那种直接找个人物大段讲述专业名词是最蠢的做法,大量陌生信息轰炸,对观众十分不友好,也影响接下来对故事的代入性。

  而高手呢,是在观众没有注意的时候就完成了对电影背景知识的科普,既做到了解释,也没耽误故事讲述,还让观众看的十分明白。

  缪曜文要看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选择了哪种方式,讲的怎么样,够不够通俗易懂。

  这时镜头来到报纸版面右侧的配图上,是一个看不清脸的女孩滑行在冰面上的特写照片。

  而后这个场景淡出,切换。

  画面色调斗转,从黯淡的自然光突然变成了明亮的暖光,原本细小微弱的声音也变成了嘈杂喧闹的声响。

  一道纤细修长的身影出现在缪曜文眼前,镜头由远拉近,由模糊到清晰。

  漂亮的衔接,缪曜文在心里想到,大家都会明白刚才报纸上的人就是现在出现在镜头里的人。

  而且……

  迟念被拍得很漂亮。

  只见她穿着一件由白色渐变为绿色的裙子,裙摆被剪裁成花苞状,短裙更显得穿了冰鞋的腿修长无比。

  她摆了个优美的姿势,立定在冰面上。

  这应该是一场比赛的开场?

  缪曜文猜测到,又想不管电影质量怎么样,运镜倒是不错,女性角色为主的商业片,能把主演拍得足够好看,是个不错的开始。

  也可能是摄影师的功劳?

  还有,迟念的脸确实不错,这么近的特写也看不出缺陷,是张适合大荧幕的脸。

  音乐响起,迟念开始在冰面上滑动。

  花样滑冰极具观赏性,虽然缪曜文一点相关知识都不懂,可他还是能被迟念的表演吸引。

  而且比起缪曜文小时候在电视上看的花滑比赛,他觉得电影里的花滑节目要看起来更美,让观看者的心情也更激动。

  迟念跳完一组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难度极高的连续跳跃动作,缪曜文居然也在电影气氛的烘托之下,想跟着电影里的观众一样跟着为她大力鼓掌。

  缪曜文毕竟看得电影多了,意识到这一点,他飞快从电影里抽离出来。

  他知道这种效果应该是电影剪辑和音效共同营造出来的,渲染力度很棒。

  如果是普通观众,此时可能会完全沉浸在这段表演里,可缪曜文则能注意到,刚才其实镜头角度已经进行了数次切换。

  拍摄跳跃动作时用的是水平视角和低视角,水平视角让人能充分看清动作,体会到其中的美丽性和惊险性,而低视角则给了与冰面接触的冰刀,起跳时飞溅的冰晶景象被慢动作特写,还那刀与冰面碰撞所产生的清晰接触声,是好听的清脆裂响。

  而在跳跃结束后,则给了迟念面部一个大特写,她脸上充满把握的自信和动作完成的喜悦,还有那无比的青春气息,清澈眼神让她看起来好像真的只有十几岁。

  至于具有充足观赏性的旋转则采用了水平和俯视角度,也让人大饱眼福。

  这是在全方位地展现着花滑的魅力,能让人看的津津有味。

  而整个花滑段落,真正的用时不过一分半,绝对不会出现视觉疲劳,反而可能会有些不满足,觉得没看够。

  有点意思。

  缪曜文有些开始期待接下来的故事剧情了。

  能不能跟这个开场一样好,或者比这更好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9.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