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事不妙_长公主不想死
新笔趣阁 > 长公主不想死 > 第66章 大事不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6章 大事不妙

  首字母+org点com,

  锣鼓喧天,旌旗蔽日。

  御驾亲征的队伍行进速度比贺卿预想的慢了许多。

  毕竟是御驾亲征而非微服私访,即使要赶路,也不能堕了皇家的威严。不但沿途没个地方都要停留,而且还要接受当地官员的拜见。而为了迎奉御驾,各地官府更是紧急调动,黄土铺路,清水净街,官差护送。这么一趟下来,不仅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更耽搁功夫。

  如此走了两日,贺卿便意识到不对,去找张太后商议,“这是出征,不是巡幸,既然已经离开了京城,自当一切从简。否则这般拖延,哪年哪月才能走到西北?万一耽搁了战事,非但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反倒可能闹出笑话。”

  张太后全力配合,“这些事哀家不懂,真师既然有了打算,照做就是。”

  贺卿便当面叫了随驾的翰林学士前来拟旨,着快马沿路颁行,令各地官府不必赶来拜见,只管各安其事。

  不过她也知道,这些官员们未必都想抛下手里的工作过来迎驾,只是不敢表现出半点怠慢。何况西北虽是重镇,却也苦寒,到这里来当官的,多是在朝中不得志者。他们多年不能回京一次,更别提面圣了,所以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若是一味压着不许拜见,反倒会令人心浮动。

  考虑到这一点,贺卿又在圣旨之中言明,非是不允许他们拜见,只不过如今救人如救火,半点耽搁不得。待大军凯旋,圣驾必定缓缓而行。届时普天同庆,天子也才好与前来觐见的臣子同乐。

  有了这个保证,想来各地必将勠力同心。

  毕竟,圣旨里说了凯旋,若是此战不能得胜,打的是皇帝的脸,所有于此相关的官员都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道旨意颁下去之后,队伍的气氛都为之一肃,沿路所见个州县,也果然各安其分,井井有条。很快,御驾就出了京畿,进入西北境内。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消息,此前应旨前来援救的各路驻军,也正在距离此地不远处的余庆县聚集,他们发现了那支买通归德州部族偷偷入关的铁狼族骑兵的下落。

  这一支骑兵只有区区一千人,但来去如风,入关之后,所造成的破坏却十分巨大。

  大楚骑兵数量很少,而且都镇守在边关,分不出人手来。而各地驻守的多是步卒,根本追不上铁狼骑兵。每每得到消息知道他们去了何处,赶到时已经被掳掠一空。

  幸好贼人入寇的消息已经传遍各地,大部分百姓都携家带口搬入城中暂住,剩下的也都会仔细留心防范,察觉到贼虏行踪便立刻遁入山中,所以虽然损失不少财物,但没有死多少人。

  各地的援军启程时间不一,路程与行进速度也不一,结果除了张抗率领的五千西南援军之外,其余几支援军竟然都在此时进入西北,正好碰在了一处,又更凑巧地碰上了那支骑兵。

  张太后听闻这支神出鬼没的骑兵被拦住,不由松了一口气。进了西北,她最担心的就是这一队人马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从旁杀出来,说不定御驾也会被他们冲撞。

  因此,她对这些各地联军印象还不错,当着贺卿的面称赞了几句。

  贺卿闻言但笑不语。张太后见状,不由问道,“真师怎么这般模样,莫非哀家有什么地方说错了?”

  “太后娘娘所言自然不会错。不过,他们从各地赶来,最终却都聚在了一起,哪有那么巧的事?”提前那么久得了消息,却至今还滞留在此。贺卿猜测他们估计是在等京城的反应,知道皇帝御驾亲征,这才匆忙赶在他们之前进入西北。

  不过他们运气不错,在这里遇上这支骑兵,也就有了现成的借口,一时倒不好发作他们。

  贺卿不太会跟张太后讨论这些问题,但一旦说,她就一定会细细说透。张太后很快想明白了前因后果,面色不由微变。

  这些援军的作态,分明是不将朝廷放在眼里,确切的说,是不将她和小皇帝放在眼里。

  在此之前,张太后有个比较天真的念头,总觉得皇帝既然已经登基,那必然是天下归心。哪怕朝堂上各种纷争,在她看来也是因为皇帝年纪还小不能秉政,等他长大,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等“天下”两个字在她眼中化成了一片片亲眼所见的土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她才倏然意识到,原来在这个大概念的笼罩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而这些心思,大都与家国天下没什么关系,而就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烦恼与忧愁。

  皇帝是正统,朝廷是正统,但只为“正统”两个字就献出忠诚的人,太少。

  就如这沿路所见的各地官员,就如这千里来援的各地驻军,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在忠君爱国之前,会先考虑切身的利益。

  如果不能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如果抓不住这些人的心,压服不住他们,即便小皇帝长大了,也仍然只是赤手空拳的一个人,跟现在一样,什么都不会改变。

  其实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张太后就已经隐隐有了这种念头。只不过当时它是模糊的,而且她在先帝身边侍奉过,知道皇帝未必能事事顺心,为了种种缘由跟大臣们作斗争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朝堂上的问题有个最好的、万金油的解决方式,那就是平衡之道。

  朝堂上若有掣肘,那就扶持另一个朝臣、另一股势力起来。反正“皇权”与“正统”,是许多大臣都想要的招牌。

  可朝堂之外的事,张太后就只有茫然了。而此刻,这朝堂之外的种种事情逐渐清晰起来,她莫说应对之策,连看清楚每个人的想法都做不到。

  张太后本来还想说什么,但想得越多,反而不敢随意开口了。

  她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孩子,茫然的神色逐渐坚定起来。她得好好想想,替这个孩子找一条出路。

  ……

  第二日,御驾进入余庆县,各军将领皆来觐见。

  第一自然是要先述职,交代一下自己这一路的行程。在这一点上,这些将领们显然都已经达成了默契,每个人都将路上的艰辛夸大了十倍,再将千里来援的忠君爱国之心夸大十倍,最后,又将铁狼族那一支骑兵说成是毕生大敌,如此一来,他们沿路的各种拖延磨蹭,就有了正当的理由。

  贺卿含笑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说着,半点仪态都不顾,更莫说是敬畏之心了。

  军中将领手握重兵,本就容易骄矜,如今主事的又是两个年纪不大的女子,看上去没有半点威严之姿,十分和软,更是让他们起了轻视之意。一个个吵嚷着,声音越来越大,也越发理直气壮。

  贺卿只静静听着,等都说完了,她才道,“诸位将军一路辛苦,之前的事就不必提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解决那支铁狼族骑兵。尔等远道而来,之前没有跟铁狼族接触过,如今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练手。不知哪位将军有信心,愿领军出战?”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说话。

  他们之前那番话,虽然有所夸大,但事实上心里未必没有畏怯之意。这支骑兵,可是连西北各地守军都奈何不得,何况他们?

  贺卿见状,这才慢条斯理的挨个点名,一一细数他们之前曾经在奏章上上报的那些战功,“太后娘娘与陛下之所以钦点几位将军前来增援,正是看重尔等久经战阵,军功无数。怎么,见了铁狼族的骑兵,难道就不会打仗了?”

  随着最后一个字话音落下,她手中的茶盏也轻轻磕在了桌上,发出清脆响声。贺卿抬起头来,“还是你们想说,那些军功,都是作假得来?!”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响在半空,惊得几位将军立刻清醒过来。

  他们那些军功自然都是有猫腻的,但天高皇帝远,只要打点妥当,也不会有人查证。但如今不在自己的主场,手下虽然有兵将,人数却实在不多.而不算本地守军,就是随驾而来的京军,也足以将他们全部解决。

  若是真的追究起来,恐怕大事不妙!

  虽然心里没有底,但几位将军却是不约而同上前一步,主动请命,“末将愿与那铁狼骑兵较量一番!”

  “甚好。”贺卿满意地点头,“既如此,你们就一同出击,比试一番,看看谁能建功,如何?”

  众将一脸苦色,却还不得不出言附和,心里早将贺卿骂了一遍。只有两三个心思最活络的,隐隐意识到不对劲。这位随驾出巡的真师,瞧着没什么出奇之处,却三两句话之间将他们逼到了角落里,实在了得。

  尤其是她细数的那些军功,听得这些人心惊不已。这种东西,朝中的人历来都是看过就忘,谁会记得这么仔细?她连这些都注意到了,是否还注意到了一些别的?

  喜欢长公主不想死请大家收藏:长公主不想死更新速度最快。(记住本站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99.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9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